实施国土绿化+构筑“绿色长城”

文章来源:铁岭市自然资源局

添加时间:2023年06月12日

阅读:

  为人民种树,为群众造福。近年来,我市深入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,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把植树造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、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,锲而不舍抓绿化,坚持不懈兴产业,筑牢绿色生态屏障,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铁岭篇章。

  昌图县位于我市最北部,处在三北地区,近10年,全县新建三北造林12万亩,其中重点风沙区6镇1场新建三北防护林6.9万亩,县域生态明显改善,风沙危害明显减轻,水土流失明显减少,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就,有效地阻止了科尔沁沙地的南侵,为我省北部提供了天然的屏障,构筑一道抵御风沙、保持水土、兴林富民的“绿色长城”。

  倾注心血与汗水  跑好造林绿化接力赛

  昌图县位于辽宁省最北部,科尔沁沙地南缘,与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相邻,区域面积4324平方公里,林地面积422.2平方公里,森林覆盖率12.5%。因为地处三北地区,昌图县时常遭受风灾、旱灾等自然灾害的侵袭,土壤侵蚀比较重,造成了土地的严重退化,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,耕地越来越瘠薄,粮食产量低而不稳,给当地粮食生产造成严重威胁,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。

  三北工程建设是同我国改革开放一起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,我省从1978年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,吹响了绿色建设新征程的嘹亮号角。为切实增强防护林防风固沙、保持水土、涵养水源等功能,抵御自然危害,保障三北地区农业健康发展,昌图县大力开展三北造林工程,合理布局绿化空间,科学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。

  自1978年三北防护林建设开始,昌图县就被定为三北工程区三北工程县;2003年,北起三江口镇太平山南至后窑镇牌楼村建设成400米宽百公里长防风林带;2008、2009年在三江口镇、傅家镇、古榆树镇、七家子镇、后窑镇与内蒙、吉林交界建成辽西北边界林。

  “三北”造林倾注了昌图人几代人的心血与汗水,是一场造林绿化接力赛。目前,全县已经建成了西北防风固沙区、东部山区和中部平原地区带、片、网相结合,布局合理的防护林体系,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,保障了粮食生产。得益于大规模农田防护林网、防风固沙林建设,全县粮食产量逐年增加。由1978年以前不足5亿公斤,到目前,全县粮食产量已超过25亿公斤。现在的昌图县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县,东北最大的花生集散地,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。昌图县林草局造林负责人赵森说,昌图县的林业建设是昌图县农业生产的根本保障,是关乎民生的重点工程。

  更新树种  创新嫁接方式  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

  “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造林面积110亩,全部采用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,一方面栽植的树木可起到防风固沙作用,另一方面红松果材兼用,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,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。”国有昌图县傅家机械林场场长周宏说,近年来,林场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理念,不断创新发展模式,聚焦更新树种、创新嫁接方式等方面,积极开展生态经济工作,实现大地增绿、农民增收。

  周宏介绍,傅家林场非常适宜种植樟子松,耐寒、抗旱、耐贫瘠,是防风固沙的好树种。上世纪七十年代,就有老林业人在外地带回来5个红松穗,嫁接在了樟子松上,当时活了2棵。如今,这棵红松已经长到16米高,年年都结满了松塔。到了2006年,又在樟子松上嫁接了几百棵红松。看到嫁接果材兼用的红松效果好,林场逐步推行“樟子松嫁接红松”技术,大大缩短了林木良种的繁育时间,向土地要更大的经济效益。同时,也增加了本地防风固沙树种,有效预防病虫害。

  在一排排整齐的红松防护林下,一棵棵花生秧正在汲取阳光,向上生长。这便是林场采取的“林粮间作”发展模式,提高经济收入。“沙土地非常适宜种植花生。在红松还未长高之前,我们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对外承包给老百姓,种植矮生花生,用活了林场资源,还带动了老百姓致富增收。”周宏说。

  在傅家林场,栽植下的2000多亩桑树林散发着阵阵清新的浆果香气,一串串红紫色的桑葚果挂满枝头。它们可用于酿酒、做果干、烘焙桑叶茶。这里还有上万亩松树、杨树混交林奏响和谐的乐章······发展到现在,傅家林场累计“三北造林”13.7万亩,实现“群众得利、生态得绿、社会得益”的多赢新局面。